你還記得70年代初的農(nóng)村人是怎么過年的嗎?
我是1967年生人,70年代初也記事了,那時候物質(zhì)匱乏,但是也有現(xiàn)在體驗(yàn)不到的年的快樂!
那時候農(nóng)村年貨也講配給制、按戶口算每個人幾兩白酒、幾兩白糖、幾兩魚……
我們小孩子一進(jìn)臘月就開始算計(jì)了,多會包粘火燒、多會殺年豬(那時候的年豬是一家人一年的油水)、多會新衣服能做好、過年能買幾掛鞭炮、能收到多少壓歲錢。
一般臘月初十左右就殺豬,因?yàn)樘炖?,豬熱量消耗的多,怕瘦了,殺豬那天早早就起來了,啥也干不了也是緊忙活,忙活不好耽誤了大人的事就挨一腳,那也不哭,因?yàn)橐荒甑筋^終于能吃夠一次肉了,第二天小孩子準(zhǔn)保拉稀,吃的太多了!
那時候我們每年也就是作一套衣服,衣服多是藍(lán)布和草綠色的,過年能穿上新棉鞋就夠我們炫耀幾天的了,我們家孩子多,平時我們小孩沒有襪子穿,母親會把大人穿壞的襪子換成布底給我們穿,那感覺是真舒服啊。
除夕夜大人會用彩色的紙給我們糊一個燈籠,里面插上小蠟燭,我們樂此不疲的東家進(jìn)、西家出,意在炫耀,有一年我大姐夫給我糊了一個五角星的燈籠,一直讓我興奮了好多天!那天晚上可以隨便吃,大人肯定不訓(xùn)斥,雖然沒有什么太好的,但是也是平時吃不到的。
初一早晨吃過飯后有時候是和哥哥姐姐、還有的時候是和小伙伴一起出去拜年,大人是有選擇性的拜年,我們小孩子是誰家也去,跑的比大人也快!上午十多點(diǎn)鐘人們都來到了隊(duì)部,因?yàn)殛?duì)里還有活動,先是放鞭炮、然后是拔河、釣魚(一根繩拴一根小棍,一只手放到瓶子里面,看誰吊著瓶子走的遠(yuǎn))、套圈等活動,獎品是一支筆或是筆記本,我們小孩子沒有資格參加活動,只能撿沒有炸的鞭炮,那時候放鞭炮不舍得一次放完,都是拆開一個一個的放,有一次就著油燈拆鞭炮,一掛一百頭的鞭炮一次著了,心疼的我哭了半夜……
那時候雖然貧窮,但是年味足!人與人的關(guān)系比現(xiàn)在和諧,我們就是在這種即貧窮又快樂的日子里一天一天長大了……
我出生在七十年代,自小生活在農(nóng)村。盡管現(xiàn)在居住在城市,但每逢春節(jié)臨近,總是會想起兒時農(nóng)村過年時的一些情景,不僅僅是因?yàn)閼雅f,更多的是因?yàn)槟莻€年代的艱苦,貧窮,還有歡樂~
我的家鄉(xiāng)在甘肅河西走廊合黎山腳下。從我記事起,最開心,最盼望的事就是過年。因?yàn)檫^年就有新衣裳穿,就有肉吃,就能炸油餅吃。七十年代的家鄉(xiāng)還是大集體時代,在那個靠掙工分過日子的年代,辛辛苦苦一年到頭,到了年終決算,每家最多也就分個一兩百塊錢。最多的一年,我們家分了三百。那還是因?yàn)榇蠼爿z學(xué)去生產(chǎn)隊(duì)掙工分。
清楚記得有一年過年我們家分了一百五十多塊錢,五斤清油,三斤豬肉,父親拿回來時高興的說,今年可以過個寬敞年了。母親去商店扯了幾尺藍(lán)的確良布給我縫了一身的棉襖棉褲,面子是新的,里子還是舊衣服做的。這是我記事起的第一身新衣服。大姐穿過的衣服母親改了改又給二姐穿。棉鞋都是母親用每晚去生產(chǎn)隊(duì)開會的時間給我們納的千層底縫制的。因?yàn)槠綍r還要去生產(chǎn)隊(duì)干活,只有到了臘月三十晚上父親母親才帶我們姊妹三個開始炸油餅。小時候家里過年時的油餅就算是我們最好的美食了。因?yàn)槠綍r根本就吃不上。一是沒油,二是沒面。只有過年才能分上幾斤白面。平常都吃黑面,喝包谷面糊糊。等到油餅炸完母親就會用鍋底留的一點(diǎn)清油給我們做一頓肉面條吃。那時候的除夕夜,油餅,肉面條就是最美味的大餐了。那個年代雖然家家戶戶日子過得貧窮,但人們都很樂觀,也很快樂,村里的社火和秦腔戲年年都有。進(jìn)入臘月就開始排練了。從初一開始,白天大街小巷的耍社火,晚上唱秦腔。西北的冬天夜里寒冷,但鄉(xiāng)親們每晚都是看到戲罷方才離去。過年走親戚,最好的禮物就是一包白糖或是一包餅干。給孩子壓歲錢都是一毛或是兩毛錢。那個時候一毛錢就能買十二個水果糖。
光陰荏苒,時代巨變。當(dāng)年還是孩童的我如今兒子也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。肉是想吃就吃,衣服是想穿就買,想吃啥就做啥。但與七十年代相比,現(xiàn)在過年年味卻是越來越淡了,村里也冷清了許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