貴州黎平的特產是什么?
一、貴州黎平的特產是什么?
野核桃、茯苓、侗鄉(xiāng)春雀舌茶、天麻、精制油茶油、侗果
二、湖南懷化的湘菜加盟品牌背簍人家口碑好不好?
背簍人家的品牌也好,裝修也好,口味也好,在湘菜當中是屬一屬二的啦,他們是一個民俗體驗餐廳,讓你在吃飯的同時還可以體驗到很多侗歌苗舞的特色。
三、侗醫(yī)靠譜嗎?我的關節(jié)炎最近越來越嚴重,我一個同事推薦我用侗情康人?
侗醫(yī)在云南、貴州非常出名,據說治療骨病比西醫(yī)好很多,我表叔的關節(jié)炎就是專門開車去那邊看的,不過后來去一次太麻煩,就在網上買那個老侗醫(yī)推薦的侗康情人貼貼了好幾個月,去醫(yī)院檢查說基本好了。
四、侗族的傳統(tǒng)手工藝品有哪些?其中最有特點的是什么?還有侗族的吊角樓有什么特別。最好有圖片啊~~~謝謝了!
我國黔東南地區(qū)素以多民族聚居著稱,在這里居住著中國56個民族中“最善唱歌”的民族——侗族。今天的肇興侗寨,在歷經千年歷史長河的蕩滌后依舊保留著它特有原始的風貌!走近侗寨首先飄入耳中的便是那傳唱千年依然動聽的侗族大歌!
侗族大歌是一種無指揮、無伴奏,以合唱為主的歌唱形式,它以曲式復雜,聲部組合多變而著稱。雖然侗族文化歷經風雨,人間滄海,但是侗族大歌仍舊一枝獨秀保留下來。
侗族依山傍水,聚族而居。千戶肇興侗寨的千棟吊腳樓就簇擁在河的兩岸,吊腳樓一般是用杉木建造,多為二至三層,吊角樓大多建在在河邊或山坡上。侗鄉(xiāng)逢河有橋,最能反映侗族人民高超建筑技藝的要數(shù)
這“風雨橋”。因橋上建有長廊式、可遮蔽風雨的橋屋而得名。通道兩側有欄桿,形如游廊。橋梁構造不用一根鐵釘,只在柱子上鑿穿孔眼以榫銜接,斜穿直套,結構精巧,十分堅固,令人嘆為觀止。與我們泰順廊橋十分相似,但我們的泰順廊橋就顯得太單薄了一點。
鼓樓是侗寨的標志,這種建筑吸取了漢族古代建筑的精髓,又突破了塔樓的常規(guī),下部呈方形,瓦檐呈多角形,飛檐重閣,大的寨子有三四座鼓樓,鼓樓象一座寶塔,在寨子中非常醒目,那是侗家人娛樂的場所。
五、問下,名族的風俗,急?。?/h2>
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紡、自織、自染的侗布,喜青、紫、白、藍色。男子裝束,近城鎮(zhèn)者與漢族無異,唯邊遠山區(qū)略有差別,穿右衽無領短衣,著管褲,圍大頭帕。有的頭留頂發(fā)。婦女裝束各地互有差別,有著管褲、衣鑲托肩、釘銀珠大扣、結辮盤頭者;有衣長齊膝、襟邊袖口褲腳有滾邊或花邊、挽盤發(fā)者;有著大襟衣、大褲管、束腰帶、包頭帕、挽頭髻者;有著對襟衣、襯胸布、圍褶裙、系圍腰、著腳套或裹綁腿、髻插銀椎者;有寬袖大襟、衣滾繡有龍鳳花卉、長裙過膝,梳盤發(fā)者;也有著漢裝者。一般都喜歡戴銀飾。
侗族人民的飲食以大米為主要食物,平壩地區(qū)以粳米為主,山區(qū)則多食糯米。普遍喜食辣椒和酸味。自行加工的“醅魚”、“醅肉”,貯藏十數(shù)年不壞。用油茶待客,是侗族人民的一種好客習慣。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,以南部地區(qū)最富有特色。村頭寨尾多蓄有古樹,溪流上橫跨 “ 風雨橋 ” ,寨中魚塘四布。按族姓聚居,鼓樓聳立其間。住 “ 干欄 ” 房,樓上住人,樓下關養(yǎng)牲畜和堆置雜物。
信仰多神,崇拜自然物,古樹、巨石、水井、橋梁均屬崇拜對象。以女姓神 “ 薩歲 ” (意為創(chuàng)立村寨的始祖母)為至高無上之神,每個村寨都建立 “ 薩歲廟 ” 。以雞卜、草卜、卵卜、螺卜、米卜、卦卜測定吉兇。
侗族的節(jié)日以春節(jié)、祭牛神(農歷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)、吃新節(jié)(農歷七月間)較為普遍。有些地區(qū)還有在十月或十一月過侗年。由于民族之間的交往,侗族還有清明、端午、中秋、重陽等節(jié)。
苗族的族源十分古老,其根源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黃帝戰(zhàn)蚩尤的傳說時代。
據傳說,苗族就是蚩尤部落戰(zhàn)敗由中原南遷演變而成的民族,因此苗族至今仍尊奉蚩尤為始祖。蚩尤以后,唐、虞、夏的三苗,殷周的髳,春秋戰(zhàn)國的荊蠻,秦漢的黔中蠻和武陵蠻都可能是苗族先民在不同時代的名稱。悠久的歷史,在現(xiàn)代苗族中留下古樸神秘而又多姿多彩的風俗文化。
苗族一般都居住在山上,或依山傍水而居,住房多是桿欄式木樓,俗稱吊腳樓,大的寨子過千戶以上,遠遠看去,吊腳樓重疊交錯,非常壯觀。
來到苗寨,最引人注目的是苗族婦女那艷麗奪目的服飾。苗族是擅于織繡的民族,族人保持著古老的紡織、染布、刺繡等精湛工藝。苗繡被公認是最精美的刺繡藝術品,繡品的構思奇巧,形象豐富,富有個性,這些藝術品隨時在她們的服裝上展示出來 。黔東南苗族又以華麗復雜的銀制飾品而稱絕于世。節(jié)日時,盛裝打扮的少女所戴的銀飾往往重達十多斤,那些角冠簪梳、耳墜吊環(huán)、項圈手鐲……熠熠生輝,她們走起路來也會發(fā)出叮叮鈴鈴的悅耳響聲。難怪有人說,苗家姑娘是苗鄉(xiāng)最美麗的一道風景線。
苗族又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。苗族雖然沒有自己的文字,但是口頭文學非常豐富,歌是口頭文學的主要體裁,又是感情表達的最浪漫形式。記述歷史的苗族古歌雄渾壯烈,苗族飛歌嘹亮悠遠,情歌幽婉纏綿,酒歌熱情洋溢……苗族的舞蹈以蘆笙舞和木鼓舞最為獨特,男女都能聞鼓笙而起舞,或輕緩優(yōu)雅,或激烈狂悍,舞蹈語匯極為豐富。
“ 大節(jié)三六九,小節(jié)天天有 ”
節(jié)日是苗族風情展現(xiàn)得最精彩淋漓的時刻。黔東南苗族有名堂的節(jié)日有一百多種,春節(jié)、過苗年、姊妹飯節(jié)、吃牯藏、爬坡節(jié)、三月三、四月八、六月六、蘆笙節(jié)、龍船節(jié)……數(shù)不勝數(shù),一些節(jié)日又往往 “ 節(jié)中有節(jié) ” ,或者不同地方同過一個節(jié),節(jié)慶活動此伏彼起, “ 大節(jié)三六九,小節(jié)天天有 ” 的說法一點也不過份。就拿春節(jié)來說吧,一般過了正月初三,各村寨就陸續(xù)掀起蘆笙會的熱潮,今天這個寨子結束,明天另一個寨子又開始了,一個接一個象走馬燈似的,仿佛沒完沒了。
有些節(jié)日并非年年進行,例如 “ 吃牯藏 ” 十三年才過一次,對于連苗家未經歷過的新一代人也覺得分外神秘。
熱衷于追尋這些節(jié)日的人,如果想每一個節(jié)慶都去陶醉一番,那可不知要多少年才能圓滿輪一遍呢。
布依族喜歡依山傍水聚族而居,一般是十幾戶或幾十戶為一寨,也有上百戶至幾百戶的。住房有 “ 干欄 ” 式樓房、平房和石板房,最具特色的是石板房。
布依族豪爽好客,特點是在每年 “ 三月三 ” (或三月十三)的楓葉節(jié),很多布依族都用楓香葉等各種植物色素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,做花糯米飯招待客人和分送給親朋好友。
布依族人民有許多傳統(tǒng)的美德。其中,對老人的普遍尊重,已成為全民族一種不成文的社會公德。具體表現(xiàn)在:如兒子長大分家時,首先需自覺留足父母的 “ 養(yǎng)老田 ” ;凡有老人在場的地方,唱歌對調首先要向老人致敬,如要唱一些談情說愛的內容,也要在征得老人的同意后再唱。青少年從小就養(yǎng)成了不在老人跟前說丑話或表現(xiàn)出不禮貌的行為。但凡老人在生產生活上遇有困難,晚輩或族姓內的其他人都首先有義務予以關心照顧。
節(jié)日
布依族崇拜祖先,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,有的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。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除春節(jié)、端午節(jié)、中秋節(jié)外,還有 “ 二月二 ” 、 “ 三月三 ” 等。
過大年
一年之中最大的節(jié)日是過大年(即春節(jié))。從除夕過到十五。除夕前要殺年豬、舂糯米粑粑、備各種蔬菜。云南的布依族有初一到初三吃素的習慣;四川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或初一都必須吃雞肉稀飯,民間稱血米粥。每個姓氏都有不同的飯前儀式,相認的雙方飯前儀式必須完全一致。年節(jié)期間還要舉行許多娛樂活動。
三月三
三月三是布依族的傳統(tǒng)盛大節(jié)日,以制作五色花飯和河邊對歌為主要內容。花飯是用植物提出紅、黃、藍三種,再用這三種顏色調出黑和紫兩種顏色,將五種顏色攪拌上等糯米。吃五色花飯,象征布依人民的生活多彩多福。這天,布依男女青年還在河邊賽竹筏、打水槍、吹葉子、潑圣水,熱鬧非凡。
跳花會
每年正月初一到二十一舉行。 “ 跳花會 ” 是男女青年的社交活動,規(guī)模盛大,參加人數(shù)過千,很多未婚男女青年通過吹木葉、對歌訂終身。
祭老人房
布依族過去信仰原始的自然崇拜,每年節(jié)日都要進行祭祀活動,其中祭老人房(寨神)最為隆重,于農歷2月選兔日或虎日開祭,各戶要奉獻雞蛋和豬肉祭神,祭畢全寨人就地聚餐,以祈望豐收,全寨平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