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山茶油的文化故事(山茶油的歷史故事)
1. 山茶油的歷史故事
一根燈芯
在井岡山斗爭時期,由于敵人對革命根據(jù)地實行經(jīng)濟封鎖,服裝、彈藥、糧食、油鹽都很困難。就拿油來說,煮菜要用油,點燈要用油,山上產(chǎn)的茶油,也不太多,紅軍下山打土豪搞到一點油,也就更為珍貴。
在那艱苦斗爭的日子里,毛委員號召全體軍民,厲行節(jié)約,并向全軍宣布了一個關于用油燈的規(guī)定,規(guī)定的內(nèi)容大致是:團、營、連部晚上辦公時用一盞燈,可點三根燈芯,辦完公要熄掉,連部會留一盞燈作帶班、查哨用,只準點一根燈芯。毛委員就是一個帶頭厲行節(jié)約的模范執(zhí)行者。他當時住在茨坪舊居時,本來可點三根燈芯,但他一直用一根燈芯辦公、看書、寫文章,還常常忙到深夜。就是在這樣的燈光下,毛委員在井岡山寫下了《中國的紅色政權(quán)為什么能夠存在?》和《井岡山的斗爭》等光輝著作,這兩篇偉大的著作不但指導了當時根據(jù)地的斗爭,也是中國革命歷史上極光輝的著作,為指導中國革命、奪取全國勝利起了積極的作用。
2. 山茶油是哪的特產(chǎn)
這就是普通的茶籽,也就是茶樹的籽。茶籽按照其生長情況又分為油茶樹的種子和茶樹的種子,即油茶籽和茶葉籽,兩者均可榨油供食用。茶籽油具有抗氧化能力,能夠降血壓、降血脂和抑制動脈硬化。
3. 山茶油在古代叫什么名
茶枯,也叫茶麩、茶籽餅,是油茶籽經(jīng)榨油后的渣餅,有效成分是皂角甙素,也是一種植物源農(nóng)藥。茶枯餅和茶枯液對害蟲有很好的胃毒和觸殺作用,可廣泛在蔬菜、水稻、果樹、茶葉、花卉等作物上使用,防治蝸牛、田螺、螞蟥、稻飛虱、稻葉蟬、紅薯小象甲等害蟲。
無污染、無殘毒、耐貯耐用,藥效長久。對人體危害很小。古代傳統(tǒng)洗頭用茶籽餅。茶粕中含有茶皂素、蛋白質(zhì)、天然茶油等,長期使用有止屑、止癢、去油、殺菌、修復受損發(fā)質(zhì)的功效,還有明顯的烏發(fā)生發(fā)作用是大自然最佳的清潔劑之一。
4. 山茶油的來歷
油茶是侗族、土家族傳統(tǒng)食品。又稱油茶湯。流行于廣大侗族、土家族地區(qū),亦為與侗族雜居的苗、瑤、壯、漢各族所共同喜愛。
主要有兩種:用豬油(或茶油)、糯米、茶葉同炒焦后,加清水煮熟,吃時放入米花、飯豆、黃豆、花生或其他副食的叫罐罐油茶;先煮煎粑條(或塊),再加入茶葉、鮮湯、米花、辣椒油、肉屑、姜蔥及醬醋加工而成的叫煎粑油茶。
前者清脆香甜,后者鮮嫩香辣。是侗族人人喜愛的家常與待客佳品。每當節(jié)日春社,侗族便聚集一堂,少者一二十人,多則百余人,熱熱鬧鬧地舉行油茶會。
5. 山茶油的典故
一根燈芯
文/朱良才
在井岡山上,由于被敵人封鎖,服裝彈藥、糧米油鹽都很困難。就拿油來說吧,煮菜要用油,點燈要用油……可是敵人封鎖得緊,油進不了山;山上只出產(chǎn)點茶油,也很少很少。下山活動的部隊,打土豪偶然搞了點油,就成了寶貝。
記得上山后不久,毛澤東同志親自向部隊宣布了一個關于用油的規(guī)定。內(nèi)容大致是這樣:各連(直至營和團以上機關)辦公時用一盞燈,可點三根燈芯;不辦公時,即應將燈熄掉。連部要留一盞燈,供帶班、查哨等用,但只準點一根燈芯。
此后,在井岡山上,部隊都嚴格地執(zhí)行了這個規(guī)定。一到夜間,熄燈號“嘀嘀嗒嗒”一響,戰(zhàn)士們就都吹熄了燈,只有連部的一盞燈,有一根燈芯亮著。
開始,我們還弄不懂:毛委員有那么多大事要考慮、策劃,這么一根燈芯的小事,他為啥還要親自作規(guī)定?后來才明白,這不是小事——在這樣的情況下,怎樣精打細算、省吃儉用,以保證全體人員有油吃,又使這有限的物資用的時間更長一些,能渡過困難,這是個好大的問題哩。
毛澤東同志最會區(qū)別什么是大事,什么是小事,也最善于在一定的情況下抓住主要的問題。像這么一根燈芯,看來好像事小,但在當時卻也要親自去抓。這件事給我的教育很深,一直到現(xiàn)在仍念念不忘。在處理大大小小的事情時,總愛用它來檢查一下。
6. 山茶油的歷史故事簡短
關于油茶以及打油茶有一個美麗的傳說。相傳在很久以前,有一個侗族姑娘父母早年雙亡,到姑媽家生活,紡紗織布,其樂融融。一個偶然的機會,她到鄰村參加文化交流活動,在那里不但學到唱侗歌大歌,而且學到油茶的制作工藝。
7. 山茶油的歷史故事簡介
1928年的一天,周介甫和赤衛(wèi)隊長鄺金山帶領幾十個赤衛(wèi)隊員到山下去打土豪。正在審問土豪之時,突然被一百多個挨戶團團兵把赤衛(wèi)隊包圍了。當時赤衛(wèi)隊員的武器是極其落后的,根本無法與挨戶團的武器裝備相抗衡。為了保存革命力量,由隊長鄺金山帶大隊先走,周介甫帶小隊斷后,掩護大隊往深山撤退。
在成功完成掩護任務的返回過程中,周介甫這一支小隊幾次與敵人相遇,激戰(zhàn)中,有的戰(zhàn)士被俘、有的戰(zhàn)士被殺,最后只剩下了周介甫一人,他利用樹木與草叢的掩護,與敵人周旋,把敵人拖得疲憊不堪。周介甫一路退卻著,最后退到了一處無法再退的懸崖絕壁處。前有追兵,后無逃路,而且子彈也已打光,只有一把大刀,周介甫咬緊牙關,搬起身邊的石頭向敵人砸去,當即砸死了好幾個敵軍。石頭扔完了,敵人像馬蜂一樣地包圍上來,周介甫又揮舞著大刀,與敵人展開了肉搏戰(zhàn),左劈右砍,后面的敵人被他的勇猛給震懾住了,不敢上前。這時,敵人把人員分成多個小隊,四面包圍他,與他前后來回拼刺,就是想把他拖得筋疲力盡之后再捉活的。周介甫雖也看出了他們的意圖,但又不得不招架,一時間殺得性起……然而,因體力消耗太大,他的刀越來越慢,越來越無力了,最后大刀一下子被敵人擊落在地上。敵人奸笑著圍了上來。眼看著就有被活捉的危險,但周介甫毫不畏懼,他大義凜然地說,告訴你們,想活捉我,沒門,說完他轉(zhuǎn)過去縱身跳下懸崖。敵人被他這種寧死不屈的氣魄給嚇倒了,只好對著懸崖下面胡亂地放了幾槍,就垂頭喪氣地走了,然而,周介甫跳下懸崖后,被崖壁上的樹枝擋了好幾次,最后掉在崖底軟軟的沙灘上,他并未摔死,只是昏死過去了,后來被一個好心的山民發(fā)現(xiàn)而獲救。從此,周介甫跳崖不死的英雄事跡迅速在當?shù)貍鏖_了。
在革命戰(zhàn)爭年代,無數(shù)志士的革命的英雄主義,就是在斗爭中不怕艱難險阻,不怕流血犧牲,英勇戰(zhàn)斗,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。他們?yōu)榱烁锩睦婧托枰粌H可以犧牲自已的某些利益,而且可以毫不猶豫地貢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。這種革命的英雄主義,這種大無畏的英雄氣概,是愛國主義、集體主義、共產(chǎn)主義的集中體現(xiàn),是我們國家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精神武器,必須不斷地加以繼承和發(fā)揚。